——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毛炳汉会长一行赴周至考察访问随记

10月26日至28日,以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会长毛炳汉教授为团长一行9人的毛氏祖源考察访问团来到周至,与周至县古毛国历史文化研究会、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西安市西周文化研究会一起进行了为期3天的毛氏发源地考察探索活动。这次活动是继2018年2019年两次来周至寻根活动后的第三次考察活动。通过考察历史遗址、走访毛氏村落、开展专题讲座,达到了共识,即:中华毛氏始封地在盩厔。


这次来到周至考察访问的考察团成员有: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会长、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研究员毛炳汉,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毛井水、副会长毛赛春、毛锡勋,秘书长毛冬青,理事、先秦历史暨毛氏文化专家毛天哲,理事毛井根、毛永福,秘书吴会娟,还四川中华毛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毛翰。他们从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地,不远千里汇聚到陕西周至,毛氏宗亲相见,其乐融融,就跟到家一样,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毕竟,天下毛姓是一家嘛。访问期间,李瑞祺会长特地向远道而来的考察团赠送《周至文史》会刊,并与毛炳汉会长就毛氏历史文化研究的问题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谈。

10月27日,毛氏联谊研究会考察团一行冒着细雨来到竹峪镇西峪村,寻访毛氏先祖封地遗迹。毛姓先祖的始封地为什么会在这里?周文王和毛姓先祖是什么关系?姬姓、毛姓与商周又有什么关联?毛炳汉教授走遍了全国很多毛姓聚集地,为什么最后又再次来到陕西西峪村?带着这些疑惑,考察团走进了西峪村。

西峪村东边是竹峪沟,西边是姬家沟,中间是一片开阔平坦的土地。这个村由东大墙村和西大墙村组成,在合作化时合并成一个村子。这个村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在这里屯兵发展非常隐蔽,证明了周先祖的的智慧。从这里向东到长安一马平川,极不易防守,从这里向西也是平川,直到岐山五丈塬。而西峪村这里一塬两沟,进可攻退可守,又背靠大秦岭,有很好的纵深。考察团一行在蒙蒙细雨中行进,但当看到刻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峪遗址》的碑石时,大家肃然起敬,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在遗址保护碑前,姬晓斌先生拿出出土西周的青铜器胡簋和旅鼎铭文手稿,向大家进行讲解:“盩先王宗室”和“盩师”驻地遗址指的就是这里”。考察团激动不已,纷纷在保护碑前合影留念。随后大家走下竹峪沟畔,在厚达2米的黄土崖壁中可以看到裸露的商周时期的残碎瓦片、下水道残片等遗存。早年村民耕作时更是挖出不少商周时期碎瓦。据介绍,1970年代以来,该遗址附近曾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饕餮纹爵、饕餮纹鼎、父子爵、母觯、勺、窃曲纹鼎、太师簋等,都印证了这处遗址为周、秦、汉城池宫殿建筑遗址。对于这些发现,考察团的成员们更是坚信了这里原来就是西周古毛国的都邑所在。

然后,考察团一行离开西裕村南行,查看了周文王祖父姬亶的庙地遗址,以及建在姬亶庙台下姬家沟对面沟底的文王庙。在寻访遗迹的路上,毛炳汉会长边走边激动地说:“这次带大家来周至县西峪遗址勘察很有必要,通过看到的遗址碑石铭文,听到专家的介绍,可以说毛氏始祖封地可能就在西峪村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