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无为县无城镇毛在明提供资料
西河郡捧檄堂无为毛氏族裔为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庐江人毛义后裔,毛义以传诗重孝著称,新莽之乱,自河间避居汉庐江郡白湖之滨(今安徽省无为县蜀山镇关河社区毛公村毛公山),家传古文诗学,石刻《诗经》于毛公洞诗壁,弘扬诗学,践行孝道。毛义为了奉养母亲,不惜暂屈己志,出仕为官,为东汉安阳令。毛母去世后,毛义辞官守孝,多次被公府征召到京城为官,终未前往,隐居于无为毛公山毛公书院传诗授业,寿登耄耋。
东汉章帝对儒学宗师厚爱有加,生予重赏,死以厚葬,据《后汉书▪刘平传序》记载,章帝每年着“长吏问起居”、“赐谷千斛”,毛义“寿终于家”,筑毛公冢于巢湖南岸,春秋祭祀。东汉末年,天下纷争,毛义后裔由庐邑避乱举村迁至饶州府,留毛公洞毛公诗壁于毛公山,唐宋以后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成为儒家圣地。宋枢密使太师、魏国公、诗人王之道多次游历毛公山,并题诗《游毛公洞六首》,其一为:“说诗人去想云车,千古青岩倚碧虚。训诂未容端拜议,一言聊复问关雎。”
为奉祖祭祀,毛义后人从江西饶州府回迁至芝城南乡,分脉五支,一居梨林(梨林支在无为毛公山东南30公里的毛家庵村,梨林支又分九脉,大房在毛家庵村,二房在毛家桥村、毛家垴村和毛家湾村,六房和七房在广埂毛家村,九房在毛家九房村,三、四、五、八房从无为回江西饶州府)、二居硇山、三居羊角河、四居巢县、五居关河后迁开城桥。
捧檄堂祠堂在毛家庵村东头,坐北朝南,为清朝江西民居风格,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毛家庵小学堂保留至今,原有三进,现存一进,雕梁画栋,为无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捧檄堂毛氏目前的字辈是:“天井满良仕,万载运昌隆。克绍存先绪,家道育后芳。”
现存《濡湏 毛氏宗谱》在梨林支一位长辈处精心保藏,历三代舍命守护,至今保存完好。适逢盛世,捧檄堂毛氏族裔共襄盛举,续修族谱,重修祠堂,共祀先祖。
据谱上记载:无为毛氏家族始祖毛义公,东汉末年庐江人(距今约1800年)。
义公41世孙诚公从潜川(今庐江)过豫章(今江西南昌),诚公为豫章(江西)毛氏始祖。
元顺帝未年(公元1368年),诚公第8世孙(义公49世孙)其焕公从江西饶州过无为南乡,其焕公为我们无为毛氏一世祖。无为毛氏(捧檄堂)距今约有六百余年历史。
嘉庆二年(1797年),无为毛氏子孙取庐江和江西谱稿纂写而编辑创修为现在的"捧檄家乘(谱)"。
祖先其焕公至江西饶州来无为濡须到现在“万”字辈己是二十代,”隆”字辈是第二十四代,其焕公是我无为濡须毛氏一世祖。
目前,我们无为毛氏是第五次修谱。
一修:嘉庆二年,公元1796年。
二修: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
三修: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四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
希望各地毛氏宗亲,如有相关资料,可相互联系,共同探讨,寻根认祖。
联系人:毛在明13956655979
2021年4月20日
毛在明
毛在明 1964年7月出生,安徽省无为市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本支二十一代.1984.6参加工作,任风河乡政府会计、秘书、农经员.1992年撤区并乡后任仓头镇农经站站长.1995年任无城镇农经站站长.2014年任无城镇经济发展办副主任至今。手机:13956655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