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编者按: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前夕,本刊特邀记者谭一青就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维及其历史地位等问题采访了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李际均中将,经征得本人同意,现将谈话记录在本刊发表.
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关于以武力或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50年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也不会有今天台湾的李登辉、陈水扁这些民族败类登台表演。
美国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碑落成后,我曾到那里参观过,作为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我心里默念着:血战三年,各为其主。你们为美国错误的战略付出代价。我们为人类正义和祖国安全做出牺牲。
须知,剥夺别的民族自由的民族是不自由的;侵害别国安全的国家是不安全的。
科索沃战争是“和而不平”,阿富汗战争是“消而不灭”,伊拉克战争是“胜而不利”。伊拉克战争也许会变为取胜最快、打扫战场最慢的战争。
萨达姆政权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进行人民战争。进行人民战争必须有人民真心拥戴的领袖和政府,并且实行正确的政治和军事路线,具有坚强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才行。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仍然适用,但其内容、形式和手段要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在进入交战状态的情况下,信息网络作战可能会成为人民战争的新形式之一。
毛泽东的诗词,绝然没有颓唐消极或吟风弄月、无病呻吟之作,它总是以磅礴的激情,振奋人们的革命精神,而且信笔拈来,引经据典,天衣无缝。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个民族的性格也往往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现在充斥文化市场的宫廷戏、武侠戏,久而久之会误导青年一代追求无限权力,勾心斗角;或寄托虚幻的行侠仗义,而不依靠民主与法制。我认为如今的宫廷戏、武侠戏之类的文学与社会价值,甚至不如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多大地位的汉赋,其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是极其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