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上午,我怀着一份特别的感情,专程约了衢州市援建马公乡的领头人毛建国。
毛建国,1970年3月出生,师范毕业,当过教师,任过团市委书记,乡镇长和党委书记,2002年当选为江山市的副市长。
8月底,他突然接到市委通知,让他担任衢州市援建青川县马公乡指挥部指挥长,让他带领12个从市级机关挑选出来的精兵强将,肩负247万衢州人民的重托,去完成马公乡的3年援建任务。
接到通知,他既兴奋又忧虑。兴奋地是,可以直接参与抗震救灾,实实在在地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情。忧虑的是9岁的孩子和妻子以及亲人,3年得不到照顾,自身的安全也让家人担忧。
不过,他安排好一切,9月4日就抵达青川,第二天就到了地处县内西南边陲的马公乡。指挥部正式挂牌,开始了他们对马公乡的灾后重建工作。
深入险地,眼前的一切,让他太震撼!灾难比电视上房垮人亡惨多了!
马公乡政府的临时住地设在白草垭,大家住在帐篷里,吃饭在露天,吃水是用指头粗的水管从3000多米远的山沟引来。马公乡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按专家说:这里不宜人居!
浙江省援建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到马公乡实地调查后,说毛建国他们居住在海拔1450多米,处在三最三无的境地:地处最边沿,条件最恶劣,生活最艰苦;而马公又是天无3日晴,人无3两银,地无3尺平,全乡63.6km2,居然没有一整块10亩以上安全的土地!找学校、医院的重建地,好不容易才在三台村马家坪找到一处三梯台的3亩地!
马公乡受灾极为严重,灾后,人们基本分流到其他乡镇和剑阁县紧急避险。但现在,人们又因依恋故土,相继回归。
返回山里的老百姓,处在这么差的生存条件下,对生活的要求却很低,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住地离公路最近的要步行半小时,最远的要走4个多小时。
为了吃透整个灾情,毛建国同伙伴们一行12人,就去朝阳村的窝前社,早上8点动身,12点才到达,下午2点过才返回。
他说,回想起那天,他的心还揪一揪的后怕。因为,他们一路爬过塌方体,山下就是堰塞湖,12个人中10个人都摔过跤,尽管有“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鼓舞激励着伙伴们,但那天要是谁一不小心摔下山,掉进堰塞湖里,那该是多大的责任啊?
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毛建国感到肩头的担子很沉,灾后重建的任务异常艰巨!
毛建国率领整个援建指挥部的同志们,主要抓好学校、医院、供水和场镇的援建。目前,规划已经确定,预计投资400多万元修建学校和医院,2009年元月可望启动。
除了这几项硬任务以外,他还带领伙伴们,协助乡党委政府,帮助指导农房重建、产业重建和劳动力转移。
到12月初,农房重建已有397户开工,占全乡需重建总户数的80%,已完工270户,需维护加固的68户已全部完工。
尤其是保障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在11月中旬,他就联系衢州市红十字会筹集1500条毛毯、部分毛巾、羽绒服等价值22万元的越冬物质,发放到马公乡的受灾民众手中,让大家能安全过冬。
为了解决乡党委政府行路难的问题,他从衢州市里争取了20万元,用于乡上购买工作用车,目前一辆猎豹越野车,结束了马公乡党委政府解放以来无工作用车的历史。
令毛建国和他的伙伴们最为揪心的,还是马公人的未来。他们已经联系好温州的一家企业,打算把山里的农户成家成家地动员送出去打工,特别强调夫妻俩一定要带上孩子。孩子异地读书的问题,毛建国他们都已联系妥当。
他告诉我,之所以想做这件事,是想把夫妻俩的思想观念更新一下,尤其是他们的孩子,带出去更新,改变下一代!从而,改变山沟深锁,不与外界同步的落后局面。
现在,先锋村102户已有10多户报名,毛建国说:这件事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好!
对于3年的援建,毛建国告诉我,他会带领伙伴们,工作靠前,加快节奏,启动项目,高质量、快进度地搞好援建的各项工作,尽量多为山里的老百姓做点事情,到时,老百姓满不满意,3年后让百姓来评说!
我想,3年后,毛建国完成任务了,要离开马公乡,马公乡的人民,谁还能不落泪送行呢?
(李荣昌)
来源:四川省青川县党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