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春文学艺术馆山东馆批复成立 ,沂山画院文件,关于成立“毛晓春文学艺术馆”决定











经山东潍坊临朐沂山画院正式批复,天水籍著名作家、学者、金石书法家毛晓春的文学艺术馆山东馆正式成立。
毛晓春在文学创作上以杂文散文著称,他被誉为西部文坛杀出的一匹黑马,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曾评价其文章“乡土诗魂,心灵乐章”,他曾被作为国内有影响的散文诗人被菲律宾《商报》整版刊登其事迹及作品向当地华侨推荐,他的第五本杂文、散文专著《休克的文学》2011年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办首发仪式,引起文化界巨大轰动。他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写金石大篆体“金错书”的书法家,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中国书协理事杨炳延撰文说,毛晓春先生作品迂曲盘绕,顿挫颤掣,全非现在流行篆法,令人耳目一新。历史有载,善于金错书者,不乏其人。如:宋僧梦英《十八体书》云史游善剪刀篆,“已造其极”。著有《急就章》一篇:《三国志·魏书》记载,韦诞生于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字仲将。其书法作品飞白玄妙,呈剪刀篆,亦称金错书;王帧段淖种尽芬铮“南唐李后主善书,作颤笔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宣和书谱》:“后主又作金错刀书,亦清爽不凡,另为一格法。后主金错刀书用一笔三过之法,晚年变而为画,故颤掣及如书法。”等,毛晓春先生书法亦可作如是观。他研究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提高古文字修养,虔心实践,丰富自己的篆书艺术创作,对金错书情有独钟,追求至深。观看展品,其书果真“另为一格法”,独辟蹊径,刻划劲拔,耐人寻味。有人形容其字“若丽匣盘龙,新台舞风”,其书“作颤笔颓矗倬⑷绾伤”。
讲到临习金错书的体会,毛晓春先生说,他从小除了文学写作外,就是喜欢书法,但那时由于家境贫寒,毛笔墨汁都买不起,更不用说宣纸,只是看的多,写的少,特别喜欢时就在家乡的黄土地上用树枝在地上写,那时也不过写点《兰亭序》、《玄秘塔》,真正接触金错书,是他在北京经常去拜访那时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朱家及著名学者王世镶等老先生,他们说这种书体宋代后就失传,几乎没人再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缺憾,老先生们认为他年纪小,应该多学点东西,就建议指导他开始临习金错书,在他们的指导下,他无数次临摹被誉为中国四大书法瑰宝的《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又结合大篆的石鼓文,才逐渐形成自己的书体。他的金错书被专家誉为“上追殷商甲骨之遗风,下逮金石秦篆之余韵”。作品被许多博物馆和驻外机构收藏。
说到在山东潍坊临朐沂山成立毛晓春文学艺术馆的意义,沂山画院院长聂振生说,毛晓春先生是目前文学界书法界活跃的艺术家,他在为推动地方文化艺术事业积极奔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作品又很有成就,尤其他保存了大量的文学界如冰心,季羡林,汪曾祺、赵普初、启功等人的书信手迹和书画珍品,是文学界和艺术界宝贵的财富。沂山又是沂蒙山地区的唯一5A级景区,需要这种文化底蕴。因此,决定成立毛晓春文学艺术馆,开展对毛晓春文学作品手稿的整理,书法绘画作品的收藏是非常有意义,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毛晓春先生接收笔者采访时说,山东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氛围活跃,尤其沂山是五大镇山东镇之首,十三位帝王曾来次祭祀。又是沂蒙山山地区唯一的5A风景区,他乐意把自己的文学艺术馆山东馆建在沂山,将来他还要在自己的家乡天水也要建立自己的艺术馆,让家乡人民欣赏自己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附:毛晓春简介
毛晓春,笔名雨枫,甘肃天水人,学者、作家、金石书法家,中国文联主管《神州》杂志副社长.
晓春先生被誉为中国杂文界杀出的一匹“黑马”,他出版的《伤逝集》、《生命风景线》、《智者无为》、《文学老头和文学青年》、《休克的文学》等五本杂文散文随笔专著奠定了其在杂文界坚实的地位。菲律宾《商报》等将其作为中外三十位散文诗名家之一向海外华侨推荐。
晓春的金石书法作品,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着自己的艺术特色,尤其他的篆书、隶书作品,被权威专家评为“上追殷商甲骨之遗风,下逮金石秦篆之余韵”。晓春先生被誉为中国金石大篆“金错书”第一人,他用金石大篆书写的百米《孙子兵法》、百米《论语》、《晓春书法感悟集》等奠定了其在金石篆书领域的地位。 晓春在长期的文化艺术活动中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曾连续多年为湖北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捐赠“爱心图书室”,晓春的金石大篆书法作品“观海听涛”四字在慈善拍卖会上被企业家以30万元价格拍走,款项全部用于10所希望小学希望厨房的建设,他被当地慈善机构授予“爱心艺术家”荣誉称号。
鉴于毛晓春在文学艺术的成绩,为了加强沂山书画艺术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临朐文化艺术交流的发展,沂山画院特成立“毛晓春文学艺术馆”,主要收藏毛晓春作品的手迹及书法绘画作品,并开展文学作品和书法绘画的专题研究,出版研究专著,组织召开研讨会等。
毛晓春被誉为中国杂文界杀出的一匹黑马,出版杂文散文随笔集有《伤逝集》、《生命风景线》、《智者无为》、《文学老头和文学青年》、《休克的文学》等。
毛晓春书写的金石篆书“金错书”,是根据中国四大书法瑰宝《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为载体,传承下来的一种以肥笔为笔画书写篆书的书体,《初学记》卷二十一引晋王帧段淖种尽芳窃厮担“金错书,书法不图其形,或云以铭金石,故谓之金错。”同时,他又说:“南唐李后主善书,作颤笔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中直机关书法协会副会长、中国书协理事杨炳延认为毛晓春的书法创作“另为一格法”,独辟蹊径,刻画劲拔,耐人寻味。也有人形容其字“若丽匣盘龙,新台舞风”,其书“ 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 ”。
(浙江江山毛井根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