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t gacor slot gacor terpercaya slot pulsa
“全国劳动模范”、韶山村党支部书记毛雨时 – 毛氏网

“全国劳动模范”、韶山村党支部书记毛雨时

韶山村党支部提供资料

“全国劳动模范”、韶山村党支部书记毛雨时

毛雨时,1945年11月出生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关公组。1982年入党,先后担任农科员、会计、村主任、党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党委第一书记等职务。

毛雨时同志1985年8月14日被选为韶山区第一届人大代表;1987年3月4日被选为韶山区第二届人大代表;1990年2月 22日被选为韶山区第三届人大代表;1992年12月28日被选为韶山市第四届人大代表;1995年3月7日,在韶山市人大四届三次会议上补选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1997年12月10日被选为韶山市人大第五届常委会委员。

毛雨时同志1995年lO月7日出席中共湖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2000年11月5日出席中共湘潭市第九次代表大会;2001年11月5日出席中共湖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先后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并先后受到部委、中央领导的接见。

毛雨时同志1994年被评为湘潭市劳动模范;1995年4月24日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赶北京参加表彰大会;2000年4月26日,作为特邀代表,再次赴北京出席劳模表彰会。

毛雨时同志1995年1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全国优秀村民委员会主任”光荣称号;1995年被湖南省民政厅授予“湖南省优秀村民委员会主任”光荣称号;1997年11月8 日,获“银华杯湖南农村精神文明之星十佳明星”光荣称号;2002年7月8 日,毛雨时被省委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光荣称号。在毛雨时同志的带领下,韶山村两委一班人大胆开拓、锐意进取,韶山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基层党建示范村”、“新农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等一系列光荣称号,全村人民在率先实现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一、韶山村里“擎旗人”
湘潭韶山,红色圣地,游人如织。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位特殊的“村官”,从l997年开始,连续三次当选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他,就是韶山市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

当采访毛雨时书记是,毛雨时自豪地展示他参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时的出席证:“这是1997年的,这是2002年的,这是2007年的。这些,我一直珍藏着。”

这是毛雨时书记的荣耀,是毛雨时书记的骄傲,也是党和政府对这位普通“村官”的肯定,是人民群众对这位基层干部的褒奖。望着这些,年过花甲的毛雨时书记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甜美,那样灿烂。

韶山是毛主席的家乡。作为毛主席家乡的“当家人”,20多年来,毛雨时书记一刻也不敢松怠,他时常告诫自己:生长在毛主席的家乡是我的光荣,建设好毛主席家乡是我的责任,为韶山村的群众鞠躬尽瘁、为韶山村的事业积极奉献就是我毛雨时的义务与天职!

“全国劳动模范”、韶山村党支部书记毛雨时
“全国劳动模范”、韶山村党支部书记毛雨时

韶山村村民说:“毛书记这个人想得远,舍得干,吃得苦,靠得住!他为村里的事操尽了心、流尽了汗啊。韶山村搞得今天这样好,真应该给毛雨时书记记头功。”

村民群众给毛雨时书记记了头功。他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村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明星小康村模范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如今的韶山村,已是闻名遐迩的富裕村。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3亿元,村级集体收入达到279.5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52元。然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和全国各地一样,韶山村并不富裕。“山多田少,产量不高,钱靠救济,粮靠返销”一一这就是当时韶山村的写照。1982年,也就是毛雨时担任村主任的前一年,全村集体收入不足6000元,村民人均收入只有290元。

毛雨时书记说:“贫穷就像一座大山,压在群众身上,更压在我的心上。从上任那天起,我就发誓要让群众富裕起来,让韶山富裕起来,把韶山村建设成全国的致富示范村,为毛主席增光。”

毛雨时上任时,正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铺开的时候。但和其他地方不一样,韶山的群众对这一做法想不通,许多人心中有这样一个结:人民公社制是毛主席建立起来的,解散人民公社就是和毛主席对着干,就是要回到解放前去,韶山人决不能赶这个风头。曾经在1959年毛主席回乡时与毛主席合过影的汤瑞仁,这个本色的农村妇女,在参加完村里的农村责任制动员大会后,竟然抱着毛主席的相片来到毛泽东父母的坟前失声痛哭!

毛雨时书记说:“这些人的心情是能够理解的。搞了几十年的“一大二公”,突然要改变,思想上这个弯子确实难得转。何况韶山人对毛主席有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似乎容不得任何人对他老人家有半点背离。”

贫穷是可怕的。但思想上的保守比这种生活上的贫穷更为可怕。为了帮助村民转过弯来,为了打开人们心中那扇窗户,毛雨时开了大会开小会,开了小会又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他告诉村民:“贫穷是不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大家富裕起来。实行农村责任制,是贯彻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激励群众勤劳致富。”

韶山村一位老党员说:“我记得那年冬天,韶山的天气特别阴冷,山路上结满了厚厚的冰壳。整整一个冬天,毛雨时书记每天清早出门,深夜才归。在农户的场院里,在村民的火塘边,甚至在群众耕作的田问地头,和大家拉家常,讲道理,硬是用自己的耐心劝导解开了群众心中那个紧缠的心结。”

最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韶山顺利实施了,红艳的杜鹃花漫山盛开的时候,村民们在各自的责任田里开始了一年的春播。这一年,全村人结束了吃返销粮的历史。

韶山村村民说:“以前我们家年年缺粮,每年要吃五、六个月的红薯,吃得心里作呕。农村责任制后,家里的粮食就吃不完了。”

解决了温饱,但毛雨时心中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轻松。韶山人还很穷,如何把群众领上致富之路呢。1984年初春的一个晚上,韶山村党支部召开会议讨论这个问题,一场决定韶山发展方向的争论就此展开。

毛雨时书记说:“当时的讨论很激烈。我想,我们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韶山村处于韶山冲革命纪念地区中心地带,流动人口多,村民做生意肯定有戏。所以我首先提出鼓励村民做生意赚钱。”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几乎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起初,大家对毛雨时的这个建议并没有完全认同,一些同志认为在韶山做生意是打着毛主席的牌子赚钱,是给毛主席脸上抹黑。毛雨时给大家分析形势,宣传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经过分析讨论,支部成员的意见逐渐统一,党支部作出了号召和鼓励村民就地经商的思决策。

党支部的决定在韶山立即掀起了一场波澜:“做生意是不务正业”,“韶山人摆摊子收钱,真丑”,等等各种措词激烈的议论向他们袭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指责和非议。毛雨时没有退缩。他认为,新事物的诞生总伴随着阵痛,要革除这种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就必须进行心灵上对决。为了帮助村民趟过这思想上的冰河,毛雨时和村支两委一班人又一次走进了一户户村民的家里,耐心和他们讲形势,释疑惑。同时号召村里的党员骨干带头经商,给群众作出榜样。

韶山村老党员胡雪梅说:“毛书记动员我第一个在故居前摆摊。我按他说的买回一些毛巾,印上“参观韶山纪念”的字样卖给游客,一条可赚5分钱。我开始有点不好意思,把头埋得很低。第一天生意结束后,我算了算,赚了一块三角钱,比国家干部的工资还高,心里就来了劲。毛书记又鼓励我,说做生意是靠本事赚钱,不仅不丑,而且光荣。这样,第二天我又搬起桌子摆摊做生意去了。”

随后,毛雨时又动员毛秀娥、贺伏英、张海兰等党员经商。党员带了头,村民消除了疑虑和担心,他们开始买凉茶、卖稀粥。一个个以销售铜像、塑像、画像等纪念品为主的摊点相继面世,并逐渐形成了市场。一家家以毛姓、毛家、毛氏命名的餐馆、酒楼、旅社,如雨后春笋般在韶山冲破土而出。曾经坚决反对韶山人经商的汤瑞仁也收起眼泪,在故居前摆起了稀粥摊子,后来又开办了毛家饭店。

毛家饭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汤瑞仁说:“我就想,哭也没用。大家都赞同的事,我一个人反对,说明我跟不上形势。国家允许我们做生意致富,我就做生意,我就走定这条路。”

现在,毛家饭店已经发展成为在全国拥有50多家分店,年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的股份公司。汤瑞仁说:“毛雨时和支村两委引导我们走这条路,我真的走对了。”

汤瑞仁笑了,笑得那么自信,那么幸福。这笑声是对韶山村党支部由衷赞誉,是对毛雨时最好奖赏。如今韶山村4OO多户有300多家从事个体经营,50%的村民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韶山村旅游经营户说:“若没有当初毛书记的鼓励,我们也不会这么快就把生意做开啊。”

当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发家致富时,毛雨时又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谋划韶山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经过反复论证,毛雨时选择了与他农民身份很不相称的发展思路。

毛雨时书记说:“我们韶山村的发展思路是:发挥旅游优势,带动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同步发展。”

思路既定,即付诸实施。在毛雨时的提议下,韶山村利用原有的片石场组建了故园建筑工程队。随后,支村两委一班人带领工程队走南闯北,寻觅市场。几年后,这个靠两万元起家的建筑工程队发展成为拥有28O万元固定资产、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的国家四级建筑企业。有了这个基础,毛雨时又不失时机地筹资20万元建起了迎宾饭店,投资65万元建设了三个停车场,后又建起了饮料厂、茶厂、工艺品厂等,村里的集体企业发展到了十几家。

村里的集体经济一天天壮大,村民一天天富裕,但毛雨时的眉头依然是那样紧锁。跳出韶山看韶山,韶山村的发展速度还不快,他高兴不起来啊!如何把毛主席的家乡这篇文章做大做活,如何实现韶山的腾飞?善于思考的毛雨时决定外出见见世面,学学经验。他把自己的存款全部取出,上北京,下深圳,赴江苏,进上海。一圈跑下来,钱花光了,眼界也变宽了,一个全新的构想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

毛雨时书记说:“到华西看了后,我觉得韶山应该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在深圳看了世界之窗,我受到启发,能不能把主席所走过的革命纪念地浓缩集中到一起,搞个毛泽东纪念园。这个想法一提出,大家都表示赞同。”

但是,建纪念园的钱从哪来?地怎么征?为解决这两个关键性难题,毛雨时殚精竭虑,日夜操劳。他四处奔波,寻求合作伙伴,发动群众带资入股;他走村串户,解答村民疑难,动员他们让地拆迁。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工作,资金终于凑足了,土地也征好了。l994年春天,在故居对面的山坡上,毛泽东纪念园正式开工。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毛雨时吃住在工地,亲自督促33家建筑单位施工。1995年12月26日,占地270亩、投资5000多万元的毛泽东纪念园建成开园了。这个新兴的旅游景点为韶山村旅游产业写上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后,毛雨时书记乘势而上,不断推出做活、做大集体经济的奇思妙招。他们以毛泽东纪念园为基础成立了注册资本达5000万元的韶山村投资有限公司,将村里的集体企业打捆成团,整体向外推介,不断增强村里企业的竞争实力。目前,韶山村集体企业的固定资产已达到6000多万元,年产值超过了亿元大关。

有了集体经济这个坚实的后盾,毛雨时便甩开膀子为群众办实事。从2004年起,他带领全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一举解决了道路崎岖、稻田低洼冷浸、用水严重短缺等三大先天性的千年难题,使群众走上了平坦路,种上了高产田,喝上了放心水。他还结合韶山的景区特点,引导村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在村里建起了湘莲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特色水果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一个个基地就像一座座金山银垛,把群众的腰包撑得拍拍满满,把红色的韶山妆扮得分外妖娆。如今,韶山村95%村民住上了红砖楼房,水泥公路连通了家家户户,彩电和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98%和96%,家用小汽车达到48辆,韶山村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韶山村民李定洪说:“原来我家是很困难的,家里喂猪连猪栏也没有,人睡在床上,猪睡在床下。现在我也成了老板,和韶山的其他人一样,过上了钱足粮足的富裕生活。”

韶山村一位村民说:“现在我们不仅生活越来越好,环境也越来越好了。你看,这山、这水、这房子、这道路,比城里漂亮多了啊。”

韶山人富了,韶山村美了。但是,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韶山,不仅是韶山人民的生养栖息的地方,还承载供人们参观、瞻仰、缅怀、学习等多种功能。2004年,韶山启动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一号工程”,一场规模空前的征地拆迁就此铺开。征地拆迁,涉及到数以百计的经营户。仅在原来的毛泽东铜像广场周围,就有上百家店铺和一个停车场,每家店铺一年的收入少说也有十多万元。这一拆,这些收入就没了。怎么办?一边是景区建设的需要,一边是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解决好这对矛盾,毛雨时煞费苦,既要动员群众拆迁,又要增加群众收入。他和支村两委一班人高度统一思想:红线范围内的房屋坚决拆除;群众损失的利益一定要帮他们找回。他们一方面采用党员干部包组包户的办法确保顺利拆迁,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为群众找场地、拓市场、拉业务、揽生意,将这些分散的经营户整合成“集团军”,形成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

韶山村旅游业经营户说:“我原来在铜像广场摆摊子,做了许多年,也只积攒了几十万。现在,我在这里开店子,一年的收入就有三、四十万元,比原来强多了。”

征地拆迁的难题解决了,群众的利益也发展了,韶山真正做到了景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实现群众与游客皆大欢喜。

游客说:“看到韶山长大了、扩宽了、变美了,我们心里非常高兴。韶山不愧是毛主席的家乡,韶山人的眼界和胸襟就是不一样。”

韶山村在腾飞,但作为当家人的毛雨时家里并不比普通村民家更富裕,他的收入甚至比不上村里一般的经营户。为了村上的事业,有时他还要贴上许多开支。

毛雨时的妻子说:“贴点钱是小事,只要身体好就行。但我家老毛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我真担心他哪一天睡下去就起不来啊。”

是的,长年的超负荷工作,毛雨时书记已积劳成疾,患上了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他也想歇一歇,但韶山的工作还得爬坡,他不能歇啊,他只能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透支自己。好在毛雨时书记懂得调动和发挥集体的智慧,善于凝聚和激发群体的力量。这么多年来,他就是通过发挥党支部的作用来推动工作的。在韶山党总支,“三会一课”从未间断,交心通气会每月一次,党员与群众结对帮扶、无职党员的设岗定责等制度坚持不变,还经常组织“我是主席家乡人,我为主席添光彩”、“美德在农家”等主题活动,通过党员的表率示范,带动群众融入到全村建设和发展的大潮之中。

原韶山村党支部书记毛贻昌说:“我们这个支部从我们手里到现在,一直是团结的。现在的支部更是特别有凝聚力、特别有战斗力,这也离不开毛雨时的带领啊。”

确实,在毛雨时书记的带领下,韶山村的经济驶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进步。近几年,韶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村民委员会”、“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十佳红旗村”……

毛雨时书记说:“韶山支部”有着光荣的历史,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总支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永远不能停滞。我的想法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规划,有序推进,使韶山村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让伟人故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毛雨时书记,如今已双鬃班白。但是,“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毛雨时的心没有衰老,他的意志没有衰老,他的思想更没有衰老。面对收获,他又在开始了新一轮的耕耘和播种,他要利用韶山村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提升韶山的旅游品位,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他要把韶山村建设成领跑全国的富裕新村、美丽新村、和谐新村!

毛姓荣誉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

2017-11-10 5:58:00

毛姓荣誉

浙江庆元道德模范毛茂丰获“国字号”殊荣

2018-4-2 2:09: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