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清秀 女,1952年12月出生,河南省孟州人。中共党员。1971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公社轻工厂工作,多次荣获技术标兵,革新能手,三八红旗手等称号。1975年随军工作十多年间,多次荣获优秀军嫂,模范家属等荣誉。上世纪90年代随丈夫转业安置到地方企业工作十多年间,先后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等荣誉。
退休20年来扶老携幼,尊老爱幼,学雷锋做好事,自愿在社区做义工助人为乐,被群众赞誉为贤惠孝顺的好媳妇。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毛清秀性格开朗,心底无私,为人良善,是远近有名的好媳妇。全县几百个乡村到处都有她助人为乐的足迹与身影,她如果知道谁家有红白大事,她就会主动前往帮助料理,多少年如一日坚持始终,而且是不取分文报酬,她完全是一位义务服务的志愿者。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多年之前,她先后几次遇到突发疾病摔倒在地的老年人,她都是毫不犹豫地搀扶起来,联系家人。而她自己有一次被别人撞到后却是不顾疼痛去安慰对方:你放心走吧,我不会讹人。她在街上如果遇到乞讨者就会慷慨解囊资助穷人。
汶川大地震等几次天灾人祸,毛清秀就及时与老伴一道捐款奉献爱心。教堂门前常年设立的捐款箱里,经常有她默默的奉献。她总是说:多做慈善,别声张。去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毛清秀准备与大伙一块到乡村做义工,老伴多次劝她:你最近有病身体不好这次就别去了,可她不把自己的病情当回事,依然骑自行车到达几公里外的红星村口时突然晕倒在地,丈夫急忙把她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后来又转院到郑州大医院医治几个星期方才恢复。出院在家里休息没有几天就又活跃在义工的服务场地上。
毛清秀在家里与在外一个样,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好媳妇好妻子。她的公爹70多岁就瘫痪在床好多年。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作为儿媳妇的她比亲儿子亲闺女对老人还好。老人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作为嫂子她对弟妹说,你们先忙地里的农活,我退休在家里没有什么事情,病人主要有我来照顾。无论酷暑盛夏还是三九严寒,几年间毛清秀无怨无悔地侍奉在老人的床前。有时候她把病人定期不定期的接到城里照顾,一日三餐喂饭喂药,一天到晚接屎接尿,洗洗涮涮忙个不停。有时候毛清秀也回到乡下一住几个星期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直到公爹与世长辞。现在88岁的婆母随她居住在县城。老人虽然能够走动,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是毛清秀还是不放心,她把婆母当作小孩一样悉心照顾。一日三餐端饭到桌前,每天晚上洗脚热水送到床前,每天铺床拖地,每周换洗衣服洗头洗澡,高兴的婆母娘逢人就夸自己好福气,说:俺媳妇真的是好贤惠、好孝顺!
毛清秀的公爹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妹,毛景富与毛景禄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先后双双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家里还保存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的“革命烈士光荣证书”。现在的烈士家庭仅剩一个90高龄的烈士妹妹,孤苦伶仃没有子女。前几年毛清秀与丈夫将姑母送到市里条件最好的养老院定居,虽然老人吃住无忧,但侄媳妇毛清秀每个月都要带上礼品前去探望一两次,为老人洗头洗衣服看医生,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
1970年毛清秀的丈夫继承烈士遗愿应征入伍参军到新疆卫国戍边,那时候20来岁的她还是个没有过门的准儿媳,她为了军人安心服役就提前踏入丈夫的家门替军人尽孝。她曾经与弟妹一道用平车拉着年迈的奶奶也就是烈士的母亲到县城看病,她还陪伴着准公婆下到生产队田间劳动为家里多挣工分,她还走进厨房为年幼上学的弟妹做饭。这些实实在在的举动曾经深深感动在边疆服役的丈夫的心灵。那时候公婆家里很穷,她结婚没有任何彩礼与家具,没有婚宴与首饰。等于婆婆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白白捡了个儿媳妇。毛清秀通情达理也没有埋怨二老的亏欠,而是无悔无怨的以德报怨,她任劳任怨地默默行孝几十年。
后来,作为军嫂她离开农村,随军在部队十余年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军嫂和模范家属。她还先后将双方老人接到部队精心照顾多尽孝心。那时候,为了照顾老人补贴家用,为了一天不足两块钱工资,毛清秀曾经与打工的男子汉们一样,吃苦耐劳高空作业连续多年奋战在建筑工地上,她也为祖国的边疆建设出大力流大汗。她随丈夫转业安置到地方企业工作期间,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和五好家庭等荣誉称号。毛清秀教子有方,女儿第一批考入国家公务员。儿子投笔从戎,继承祖辈和父辈的意志正在祖国西南边疆服务于军队国防事业。退休二十年来她仍然是退而不休老有所为,继续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