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映秀镇,地震发生时,藏族干警毛志全跑了出来。身后,大队的五层综合楼却变成一片废墟。废墟里有他的办公室、他的宿舍、他的战友,还有他的妻子。
毛志全是阿坝州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教导员,擦干眼泪,他和另6名战友一起,守着废墟,连续工作十余天。直到5月27日,废墟中深埋的7支枪、60多发子弹和25万元罚没款和票据等被挖出来,清点完毕送走,他们才离开。
“有三点理由要求我们坚守”
地震发生后,毛志全对其他6名战友说:“有三点理由要求我们坚守在这里:一是我们的战友还埋在这里等待我们救援;二是枪支弹药还在这里需要我们守护;三是这里的群众需要我们救援。”
三天时间,他们昼夜不停,从废墟里营救出6名幸存者,而毛志全的妻子和他的亲密战友、大队长崔平却没能被救出,永远地埋在了那片废墟里。
那几天路不通,不用维持交通秩序了,毛志全和战友们还是一刻不停地工作。除了救援,他们协助当地派出所维持社会秩序,参加地方组织的伤员救治、转运工作。大队后面是阿坝州烟草专卖局的物流中心,为防止有人盗抢卷烟,他们一直守护在那里。毛志全说:“我们的工作是没有了,但交警大队该尽的义务我们都尽到了。”
灾后第五天,道路打通,他们又开始维持交通秩序。
老百姓看着他们心疼,让他们从地里扯点菜吃,附近小饭馆还给他们送来了饭碗。晚上,他们就在警车里休息。直到18日,阿坝州交警支队政委张茂来看他们,给他们送来两顶帐篷。
张茂问毛志全有什么困难和要求,他说:“我们需要大型设备,要尽快把遇难者的遗体找到,把埋住的保险柜和枪柜挖出来,交给组织。”
感动之余,张茂“勒令”毛志全到成都办三件:一是治病和理发,救援时他腿上被剐得伤痕累累;二是把全体同志家里的电话号码集中起来,给各家报个平安;三是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张茂让毛志全两天后归队,在成都住了一晚,毛志全又回到大队。直到27日,废墟里的枪械、票据等物品和遇难者的遗体被挖出来,他才撤到下面的镇子里。
“我终生遗憾,我对不起她”
令人扼腕的是,因为埋得太深,挖出的几具遗体中独独没有毛志全的妻子。记者采访时,毛志全一直很平静,不停地说他的工作,也许是希望以此忘却对妻子的思念。
他们都是理县人,从小一起长大。她是理县畜牧局人事科科长,也是藏族,在家他们会说家乡话。1985年他们结婚时,其他同事还没成家,值班电话就安在他家,哪里发生交通事故了,是妻子帮他们值班。这次,本来她要去成都治病,路过映秀,11日来的,说好12日下午走,结果却永远留在了这儿。
他原来在理县交警大队工作,2001年调到州交警支队当交管科长以后,他们就开始了聚少离多的生活。地震前,他在映秀,妻子在理县,女儿在汶川县城读高三。
毛志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唉哟,她是最不值的,刚把娃娃拖大,该享福了,又离我而走了。我终生遗憾,我对不起她,对不起她。”他念叨着。
毛志全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女儿,她今年高考。开始时,好多天没有父母的消息,孩子精神压力相当大。后来接到爸爸的电话,就直问妈妈怎么样了。回去后如何面对孩子?毛志全说:“我就跟她讲,妈妈在成都住院,电话坏了。只有这样,等她高考完了再说。” 岳父也还不知道自己女儿去世的消息。
对未来,毛志全有些茫然。妻子没有了,家里在汶川的房改房垮了,在都江堰买的房子也成了危房。他说:“汶川特大地震给国家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对我家庭也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现在,我就是为了小孩过下去,要把她带好,争取让她读大学。”
“我们只有化悲痛为力量”
直属一大队是阿坝州唯一的直属大队,设有交通安全一级固定执勤点和一个流动检查点,他们的执勤点是成都通往汶川县城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往四姑娘山和卧龙的咽喉要道,全队19名公安干警、职工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堵截,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逸;二是纠正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三是查处盗抢机动车行为;四是检查国家规定的违禁物品。
张茂说,这个大队干警素质高,是阿坝州交警系统的一面旗帜。他们的绝活是,能一眼分辨出过往车牌的真假,能闻出生木头的味道。盗伐的木头即使深埋在车子底部,他们也能闻出来。
毛志全去年12月份调到队里,张茂对他的评价是——极端有责任心。毛志全曾在北京警官学校进修一年大专,有水平,有能力。
毛志全说:“崔平是非常优秀的大队长。”他俩同龄,都是45岁。5月16日是崔平的生日,本来大家说好要给他过生日,他却没能等到。队里还有一个内勤民警和炊事员“走”了。毛志全对幸存的战友说:“优秀的干警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只有化悲痛为力量。”
地震后,映秀到汶川的公路断了,至少要半年才能修通,这条路上不用执勤了。毛志全准备5月30日回趟家,找个人把女儿托付一下。然后,他还要到州里转入新的工作。他说,28日晚,州公安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他被分在交通安全管理小组任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