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网10月30日电 (记者 童静宜 见习记者 赵晔娇)逝世于台湾的国学大师毛子水是浙江江山人。今天,海峡两岸毛氏文化交流暨毛子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江山召开。旅台乡亲与大陆毛氏子孙一道,在盛赞毛子水对中华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更是流露出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美好意愿。
毛子水生于江山清漾村,人称五四时代“百科全书式学者”。1949年,应同窗好友、时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傅孟真之邀,赴台任教37年之久。1987年,获台湾最高学术奖――“行政院”文化奖。1988年,病逝于台湾,享年96岁,他一生贡献于国学,为两岸钦佩。
“我在台湾曾看到过不少关于江山毛氏的新闻,认为按族谱排辈,毛泽东和毛子水是平辈,都是清漾毛氏第56代后裔。受这些新闻影响,台湾和江山间的旅游往来越来越频繁。我相信,这是两岸交流频繁,同文同根所产生的默契,也是可喜的太平盛世。”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秘书长吴神农代表旅台乡亲发言。
吴神农说:很多年前,他曾在台湾看到廖承志和邓颖超写给蒋经国的一封信,上面写着“度尽波劫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因此想到,我们虽然是少小离家,但总有一天会老大回来。”
台湾大学教授毛育刚也表示:“清漾毛氏家族在20世纪出现了两位伟人,一位是政治伟人毛泽东,一位是文化伟人毛子水。我来到江山,怀有双重目的,一是向同宗前辈毛子水表达忠心敬仰之意,另一是增进两地毛氏的交流及了解,希望两地可以加强合作,同心协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徐四光是毛子水的外甥,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清漾村渡过的,他告诉记者,毛子水这位享有盛名的大学问家,无疑在清漾受到最高的崇敬。“作为毛氏后代,我们要像子水先生一样,重视文化在人类发展进步中的作用,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重视中华文化的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据考证,毛子水诞生的清漾村也是毛泽东祖居地、江南毛氏发祥地。本次交流会是首届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的一大亮点。旅游节旨在增进毛氏文化研究及海内外毛氏宗亲的合作与交流。
衔接:
台湾学者嘉宾考察清漾毛氏文化
10月30日下午,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秘书长吴神农,台湾大学教授、毛子水先生学生宋淑萍,台湾大学教授、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顾问毛育刚等台湾学者、嘉宾,在毛子水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前往石门镇清漾村考察毛氏文化。
浙江省文化厅文化产业与电影处副处长何蔚萍,江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郑朝基等陪同考察。
江山市在清漾毛氏文化保护开发中,把毛子水先生故居建设和思想文化挖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修缮了“毛子水故居”,收集了近千件毛子水先生的相关著作、照片资料。“毛子水故居”建设和资料收集工作也得到了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江山旅台同乡联谊会及宋淑萍、毛育刚等人的大力支持。
台湾学者、嘉宾先后前往清漾祖宅、毛子水故居、毛氏名人馆等处参观考察,被清漾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景色所深深地吸引。
台湾大学教授、毛子水先生学生 宋淑萍:我来这,我只想讲一句话,我真是非常感动,而且也感触很多。来了以后才发现甚值得看,非常恬静而甜美的好地方,规划也很完善,这点令我很敬佩,很好,我觉得我不虚此行。(希望)所有的学子都要以毛老师为典范,能够学习进步,这是我衷心的希望。
在清漾村,吴神农还代表浙江省旅台湾同乡联谊总会向毛子水故居捐赠了三本珍藏的毛子水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