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泰州南乡(现今寺巷镇)小旺庄的毛家巷,大凡上了年纪,尤其是从事过北粮南运的生意人都知道,因为它处在兴化粮仓的粮油运往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线上。毛家巷名为巷,实为通衢大道,南北长约三公里,它的得名是由于巷子两边都居住的毛姓人家。几百年来,毛家巷名扬在外,甚至人们把它当成著名地标。
今天,当你从泰州城去长江边,三十公里路程,半个小时即可抵达。而在过去,即便走捷径从老通扬运河向南经鲍家庄、大寿庄、小旺庄的毛家巷、刁铺、长江边龙窝口,至少要半天时间。
自古以来,兴化就是苏中的粮仓,它的粮油有许多都是用肩挑车装,沿着必经之路毛家巷这条运粮古道,至长江边装船输往各地。由于来往行人车辆较多,为适应运输人员需要,在毛家巷两旁陆续兴起了餐饮服务业,如饮食店、烧饼店、烟酒店、理发店,以及修独轮车的店铺等等。在近百年前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毛家巷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异常热闹繁华。
据老人们讲,每到农闲时节,特别是冬天,毛家巷南来北往交通繁忙。贩粮油的人冒着严寒,夜以继日赶运货物。过去的车子不是今天的轴承心、橡胶胎,运转起来悄无声息。独轮车是桑木芯,木头车盘,在寂寞的深夜,承载着重物的独轮车,走在冻如石板的巷子路面上,吱吱昂昂的响声传得很远。巷边人家来亲戚住宿,第二天清晨那亲戚早爬起来哈欠连天、两眼通红,原来一夜吵得未睡好。而毛家巷边人们早习惯了这响声。这声音听了几百年,一代一代传下来,早就习惯了。这声音给小旺庄带来繁荣,给小旺庄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毛家巷除了它的运输功能的重要性,还有许多其它功能不可忽视,比如练武场。古代村庄治安主要由本庄人自已负责。因此,一支以毛姓人为主的治安联防队最具出名,小偷小摸根本不敢光顾小旺庄。联防队在毛家巷这乡下难得有的大道上练武打拳,个个练得一身好本事。最有名的是小旺庄毛氏宗祠七大房中二房后人毛风翔,他生于清道光二年,一百二十斤大刀在手中翻滚旋转似风车一般,跑马射箭,百步穿杨,并取得了不错的功名。
毛家巷的防火排涝功能也十分显著,通道畅通无阻,一遇火情,人们从毛氏宗祠内抬出水龙,由巷子快速抵达火场,把灾情降到最低。我小时候就亲眼见到过好几个青壮年人抬着水龙在巷子里飞奔去救火。夏天,一遇暴雨,瞬间村庄成汪洋一片,如不即时排出,势必对住房及农作物带来严重影响。这时毛家巷就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湍急的雨水快速由巷道排向沟河,保证了村庄百姓的生活正常。
如今的毛家巷因时代的变迁,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功能,低洼的巷道被填平浇上了水泥路,两边的低矮房屋变成了新楼房。然而,人们从未忘记它几百年来为毛氏族人的繁衍作出的贡献,为小旺庄的兴旺带来的驱动力。老人们还在一遍遍叙述着毛家巷的过往,年轻人也传承着人们对毛家巷的记忆,象祖辈们那样,在毛家巷边上勤奋劳动,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业绩,继续着毛家巷的辉煌!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寺巷镇小旺庄毛氏宗祠第二十一世孙毛国权
2013.8.25